“法官,我的賬戶被凍結了,現在外跑長途運輸,加油、吃飯沒法付款。急!”一個周末的深夜10點,被執行人趙某在河北一高速服務區加油時發現賬戶被凍結,焦急之下,他通過“E問執達”智慧執行辦案系統,很快就與身處數千里外的廣州互聯網法院執行法官取得聯系。雙方經過溝通后,趙某不僅順利跑完了長途,還在法官組織下和申請執行人進行視頻約談,雙方達成執行和解,案結事了。
執行難,是司法領域的“老大難”問題,也是推進法治建設的一只“攔路虎”。破解執行難,是一場關乎民心民愿的攻堅戰,更是一場關乎公平正義的保衛戰。為“切實解決執行難”,廣州互聯網法院向科技借力,用信息化助推智慧法院建設,在全國首創“E問執達”智慧執行辦案系統,當事人通過手機輕輕一點,即可隨時隨地與執行法官實現溝通交流、視頻約談、上傳證據、下載文書以及在線辦理其他執行業務,有效打通“線上執行最后一公里”。
據統計,該系統上線逾3個月,已經在1326個案件中得到運用,提升申報財產率13%,壓縮執行辦案用時14%,促進糾紛快速解決,助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劉啟法官正登錄“E問執達”智慧執行辦案系統。
基層實踐
只需一部手機隨時隨地聯系法官參與執行
“只需通過一部聯網手機,當事人隨時隨地就可以聯系到我們溝通執行事宜?!苯?,記者來到廣州互聯網法院執行局,執行法官劉啟正通過手機登錄“E問執達”智慧執行辦案系統,查看身在外地的被執行人剛剛通過手機上傳的財產申報材料。
記者通過法官現場操作演示看到,如果有當事人未成功撥通廣州互聯網法院執行局電話,其手機便會馬上收到短信提醒:“您好,這里是廣州互聯網法院,您剛才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請您點擊本短信下方鏈接,通過‘E問執達’聯系法官、查詢案件或辦理其他相關業務?!秉c擊上述短信中發送的網址,當事人便可進入“E問執達”智慧執行辦案系統界面,按照界面提示注冊登錄后,即可在線辦理“常見問題咨詢、個人案件查詢、留言咨詢法官、移動舉證”等執行有關業務,且溝通內容全程留痕。
“‘E問執達’系統突破了傳統辦案工作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睆V州互聯網法院執行局局長賴俊斌表示,“在實踐中,出于對電話溝通的依賴,不少當事人與法院聯系還是習慣于撥打電話,但電話溝通一般僅限于工作時間,且通話內容無法留存、不能直接上傳或接收圖片、文檔、音視頻資料等問題?!被诖?,廣州互聯網法院研發打造“E問執達”智慧執行辦案系統,哪怕是非法官上班時間,哪怕當事人身在外地,抑或有突發情況,都能及時聯系上經辦法官,了解執行案件信息,實時參與執行。
“不光是對當事人,對我們而言也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質效?!眲⒎ü俑锌?,“E問執達”智慧執行辦案系統既能滿足當事人多元司法需求,踐行“24小時不打烊”服務承諾,又能有效減少法官的重復性、機械性工作。在回復當事人前,法官還可以根據當事人咨詢的問題,事先做好查閱案情等必要的準備,使答復更具針對性,有效提升執行工作質效。
該系統對法官還有督促辦案的作用?!爱攬绦蟹ü僭谝惶靸葲]有在‘E問執達’即時回復當事人,系統會自動向法官發送短信提醒,當出現兩天時間仍未回復的情況,系統將自動通知部門負責人?!睆V州互聯網法院執行局副局長賴廣鑫表示。
典型案例
貨車司機深夜被困服務區 運用“E問執達”促執結
“沒想到都不用趕去法院,周末晚上還能聯系上法官,解決我的燃眉之急,太感謝了!”被執行人趙某為法院的高效智慧執行連連表示感謝,感嘆“和法官聯系這么高效、便捷,切身感受到了司法的溫度和力度?!?/P>
趙某是一名貨車司機,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被債權人告到了廣州互聯網法院。由于逾期未履行生效判決,債權人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立案執行后,劉啟法官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向被執行人趙某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執行文書,但均沒有獲得趙某的回應,劉啟法官多次撥打趙某的手機號碼也無法打通。此后,廣州互聯網法院依法作出裁定,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查控系統,對趙某名下的銀行賬戶、微信賬戶等進行凍結。
2021年9月4日晚上10點,正在跑長途送貨的趙某在河北一高速服務區加油時,突然發現自己的微信付款賬號被凍結,彼時,他身上的現金也不多,付不了加油費,只能暫時停留在服務區。
彼時,查到法院電話后,趙某也顧不上是周末的晚上,想著打電話試試,但電話無人接聽。令他沒想到的是,掛斷電話后,趙某的手機馬上收到了一條短信,告知他可通過法院的“E問執達”智慧執行辦案系統聯系經辦法官,趙某按照指示操作,成功向法官發送了留言信息。隨即,身處廣州的劉啟法官手機收到了“E問執達”發出的提示短信:“您有1位當事人的留言,請盡快處理?!秉c擊短信卡片,劉啟法官看到了當事人的留言。
隨即,劉啟法官通過“E問執達”智慧執行辦案系統與趙某進行了詳盡溝通??紤]到趙某的處境,劉啟法官當即指引趙某通過“E問執達”進行財產申報,并盡可能提交相應的證據材料,同時在第一時間將相關證據材料轉給了申請人的代理律師,并組織雙方就微信解除凍結一事進行了協商。
次日一早,劉啟法官就趕到法院,解除了對趙某微信付款賬戶的凍結,以便趙某能跑完高速。在趙某順利將貨物送達目的地后,劉啟法官又組織趙某與申請執行人進行了視頻約談,最終,雙方就債務的履行達成了分期付款的和解方案,這起執行案件得以圓滿結局。
成效展望
壓縮執行辦案用時14% 推動切實解決執行難
“E問執達”智慧執行辦案系統自去年9月正式上線以來,截至去年12月,已經在1326個案件中得到運用,累計信息交互15341條次,收到當事人上傳的文檔、圖片等證據材料1455份,其中在8小時外非工作時間累計信息交互3211條次,有效修復458名失聯被執行人聯系方式,提升申報財產率13%,壓縮執行辦案用時14%。
廣州互聯網法院將進一步利用互聯網前沿技術破解執行難題,不斷增強當事人的司法獲得感。為助力“切實解決執行難”,廣州互聯網法院下一步將深化執行機制創新,豐富“E問執達”功能亮點,加強宣傳推廣,進一步提升群眾知曉度,并對接專利代理公司,從5G智能短信推送方法和推送系統兩個維度為“E問執達”智慧執行辦案系統申請發明專利,鞏固數字法院建設成果。同時,著眼于完善“AI執行”,提升執行分析結果與執行措施匹配的精準度并適時推廣,為化解各類疑難復雜執行案件提供更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