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進賬近500萬元的網絡主播,面對法院的執行文書,演技爆發,上演哭窮戲碼,法院通過大數據精準畫像,戳穿了他的謊言。近期,廣州互聯網法院公布了一起借助智能執行分析系統執行判決和罰款的案件。
“法官,我真的沒錢!”王某在法庭上聲淚俱下。
王某是A平臺簽約的一名聲音主播,擁有近5萬粉絲,人氣越來越高的他產生了跳槽的念頭。2019年7月,王某擅自轉至其他平臺直播,A平臺遂將王某訴至法院。
2020年12月,法院判定王某應向A平臺支付違約金50萬元等款項。判決生效后,因王某沒有自覺履行,A平臺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
王某收到了法院的執行文書后仍未履行,也未主動向法院報告財產情況。2021年5月,法院依法凍結了王某用于收取直播收益的銀行賬戶。
之后,法官通過廣州互聯網法院“E鏈云鏡”智能執行分析系統查詢發現,王某從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從事直播進賬486萬元。其中,在生效判決履行期限屆滿后直播進賬87萬元,且頻繁進行金融投資、娛樂消費、贈與轉賬等支出,僅2021年2月就向他人轉賬一筆8888元,王某明顯屬于具有完全履行能力卻拒不履行的情形。
王某收到凍結通知后,還迅速更換了收取直播收益的銀行賬戶,致使超過30萬元未能凍結,其行為構成隱藏、轉移財產致使人民法院無法執行的情形。
同年8月,法官通過視頻傳喚王某進行財產調查時,王某面帶委屈,語帶哭腔,稱其是一名剛畢業的學生,沒有存款且直播月收入不穩定,有時僅有5000元,最多時也只有2萬元,請求法官給予一定的寬限期。王某明顯在說謊,其行為構成向法院虛假報告財產情況,虛報數額超過400萬元。
在法官的嚴正教育和出示的大量證據面前,王某履行了欠付的款項,并向法院提交了其親手寫下的“悔過書”,他寫道“人無信不立,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嚴守法律,誠信待人……絕不再犯!”
法院認為,王某有履行能力但不自覺履行,無正當理由不主動報告財產情況,在法院財產調查過程中虛報財產情況,隱藏、轉移財產致使人民法院無法執行,對其依法應當予以罰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責任。鑒于王某經教育后能認識錯誤,自覺悔改,故對其行為酌情予以懲處,決定對王某罰款6萬元。
2021年10月,在法官對王某宣讀處罰決定時,他情緒激動,對處罰表示抗拒:“法官,我沒錢,我交了違約金以后真的沒錢了,為什么要罰款?”
法官當庭答疑:“作為一名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絡主播,你在參與社會精神文化傳播、接受社會公眾贈與高額物質財富的同時,更要模范遵守契約信用,自覺遵紀守法,回報社會和公眾的期望?!痹谑聦嵑头傻碾p重壓力下,王某終于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違法性和法律的嚴肅性,于2021年11月9日主動向法院繳納了罰款。
廣州互聯網法院執行局局長賴俊斌表示,實踐中,不少被執行人誠信觀念缺失,法律意識淡薄,甚至會上演哭窮大戲,企圖博取同情逃避履行,更換賬戶、轉移財產試圖規避執行?!癊鏈云鏡”就是基于現代人高度依賴互聯網的特性,整合海量被執行人網絡活動碎片,輸出被執行人客觀履行能力的數據畫像,以科“技”治演“技”。
“E鏈云鏡”還克服了傳統執行時單點查詢、靜態分析的弊端,能夠持續追蹤被執行人的網絡活動軌跡,深挖被執行人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最大程度兌現生效法律文書上記載的權益,增強群眾的司法獲得感,讓數據產生信息,讓信息指引決策。
據了解,“E鏈云鏡”智能執行分析系統上線之后,累計分析案件8055件,對6514名被執行人進行精準畫像,促使實際執結率提升9.5%。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