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走!”戴維列脫下白大褂,突然從椅子上彈起來,拿起手機就要出發。
這就是戴維列出現場的樣子。作為廣州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所所長、主任法醫師,戴維列的工作,就是將福爾摩斯式的推理,用證據展現出來。
近些年廣州偵破的每一宗重大刑事案件,都有廣州刑事技術人員的身影。
為破案自己服用麻醉藥做實驗,為勘查現場鉆進臭氣熏天的水溝,在房間所有物品里尋找針尖大的血跡……30多年從警生涯中,戴維列參與過2000多宗重大刑事案件的過萬件物證及毒物檢驗工作,零失誤、零差錯;參加并指揮上百宗重特大案件現場勘驗,推動廣州市專業化現場勘查率提高到100%。他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全國“公安楷?!钡葮s譽。今年初,他又入選全國“雙百政法英?!?。刑事技術所也獲得多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并曾被國務院授予“模范刑事技術所”榮譽稱號。
近日,戴維列在廣州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所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的專訪?;叵肫?0多年前選擇加入廣州警隊的那個時刻,他說:“既然選擇了,就要走下去。遇到什么,解決什么?!?BR> 當警察:以身試毒為破麻醉槍搶劫案找證據
1988年,戴維列從中山大學化學系碩士畢業。這之前的23年,戴維列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警察。那一年,恰逢廣州市公安局來到中山大學招人。這時,當警察是什么體驗?他還不知道。
“面試的時候,他們說,有一些辦案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用現有的手段還解決不了,需要我們的科研來為辦案服務?!贝骶S列回憶,“這個需求觸動了我。能挑戰自我,能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這個單位很夠‘刺激’?!?/P>
穿上這身警服,戴維列一干就是30多年。
改革開放初期的廣州,冰毒、搖頭丸、麻醉槍搶劫等新型犯罪次第涌現,為城市治安帶來挑戰。一份發表于2000年的論文,記錄了戴維列和同事們為破案以身試毒的過程。
上世紀90年代末,廣州接連發生多起麻醉槍搶劫案件,由于作案所用麻醉藥物代謝速度非???,很難在人體內檢出,破案一時陷入僵局。為了摸清楚麻醉藥物的代謝規律,戴維列和同事們決定在自己身上做實驗。
實驗中,他作為其中一名男性志愿者,服用了麻醉藥物,而后在實驗室昏睡了兩天兩夜,同事定時在他身上取血、取樣檢測。通過這種笨辦法,他們成功摸清了藥物代謝規律,解決了當事人體內麻醉藥物難以檢出這項困擾國內同行刑事技術難題,為打擊這類新型犯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支撐。
“我們的工作就是跟各類犯罪打交道,沒有那么多高大上,都是為了守護一方平安?!贝骶S列笑道。
去現場:找過針尖大的血跡鉆過臭氣熏天的下水道
在實驗室之外,戴維列還見過各種各樣的案發現場。
“我們要通過刑事技術手段,像放電影一樣,倒推、還原出整個案件的發生過程?!贝骶S列告訴記者。比如到溺水現場,擺在他們面前的,是“死者是生前落水,還是死后落水”這一世界性法醫謎題。
“廣州水域多,這類問題遇得比較多,我們就考慮如何解決它?!庇谑?,技術所便組織廣州刑事技術科研團隊歷時13年研究,終于攻破難題。2017年,《法醫硅藻檢驗關鍵技術及設備研發》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項技術研究成果國際領先,還協助全國多地檢案400余起,協助偵破了一批具有較強社會影響的案件。
“不放過一個壞人,不冤枉一個好人,用證據說話?!贝骶S列說,“這就是我們的原則?!?/P>
這些年,他參與過2000多宗重大刑事案件的過萬件物證及毒物檢驗工作,零失誤、零差錯。這背后,是近乎苛刻的嚴謹和細致。
找過針尖大的血跡,鉆過臭氣熏天的下水道。每一次現場勘驗,他都不肯放過任何一個物證,要求“應取盡取,應采盡采”。
“每一個失誤,都可能會帶來一個錯案,可能會帶來一個犯罪嫌疑人的逃脫,可能會帶來一個受害者難以伸冤。所以在現場勘查和檢驗過程中,我們整個隊伍都要窮盡一切可能,盡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痹谒壑?,每一次找到關鍵證據的那一刻,所有刑事技術人員的辛苦便都值了。
破大案:讓犯罪痕跡“顯形”讓無聲物證“說話”
如何尋找犯罪的痕跡?如何讓無聲的物證說話?
發生在8年前的一宗命案,讓戴維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該案偵辦過程中,由于犯罪嫌疑人反偵查意識很強,現場勘驗的難度很大。戴維列帶領市、區兩級刑事技術人員連續6天6夜對現場進行勘驗,每天從一大早忙到凌晨4點,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最終發現了關鍵物證,抓獲犯罪嫌疑人。
該案的突破口,就來自于刑事技術的發現。案件偵辦初期,偵查人員一直有一個無法解答的疑問:作案手段這么兇殘,是熟人作案還是陌生人作案?作案的動機是什么?
“這個問題解答不了,我們的偵查方向就定不下來,大家壓力都很大?!贝骶S列告訴記者,經過細致的現場勘查,最終刑事技術人員在現場發現了犯罪分子的痕跡,并確定嫌疑人是從頂樓攀爬下來的。
這個突破口找到后,就像揪出了一個線頭,專案組據此摸下去,終于抓到嫌疑人,成功偵破案件。
這只是戴維列參與勘查過最棘手的現場之一?!懊孔诎讣?,不論大小,當我們的技術工作發揮了作用,取得了成效,對我們每個技術人員來說,那個瞬間,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贝骶S列說,“在與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過程中,我們顯然棋高一著?!?/P>
談遺憾:仍牽掛未破獲的案件、沒找到的線索
當了30多年警察,每偵破一宗案件,每解決一個技術問題、找到一個關鍵物證、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為死者伸冤、為失散家庭找到親人……對戴維列來說,這些都是他繼續前行的不竭動力。
但30多年來,他依然牽掛著一些案子。
“我這一生中,還是會有遺憾。比如一些命案積案,現有的手段沒有偵破的,我們每年反復拿出來做?!贝骶S列告訴記者,他曾經看到過報道,有民警歷時幾十年去偵破一宗案件。這種堅持不放棄的精神讓他感同身受。
“我們也一樣?!彼f,“沒有破的案件、沒有找到的線索,對我們來說,都是遺憾?!?/P>
這些年,刑事技術人員們在辦案時形成了一個特別的規矩——在犯罪案件現場提取的物證,都要做長期保留。戴維列也在期盼著,這些陳年物證,終有一日能“說話”?!半S著技術的發展,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不代表以后不能解決。我們每年都會梳理這些陳年物證,技術成熟時再檢驗,偵破這些過去破不了的陳年積案?!?/P>
近幾年,公安部、廣東公安機關接連組織開展命案積案攻堅行動,僅2020年,廣州警方就偵破命案積案90余宗。
30多年已經過去了,戴維列至今仍記得師傅當年教給他的一個理念:“我們這是科學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P>
為此,一代代刑事技術人員也在接力奮斗,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和水平,讓更多的物證能“說話”,讓留下的遺憾盡可能再少一點。
“這就是來自一支隊伍的傳承、一個集體的傳承、一種思想的傳承吧?!彼f。
?。ㄑ虺桥桑?/P>